什麼人適合參加全方位人才培訓營?什麼人又不適合?

這是在我大學時影響我最大的一個學習環境。十多年過去了,台灣教育看似變得更開放多元了些,但本質上還是以成績為重,學習的內容依舊窄化制式,一個大學新鮮人並沒有比十多年前的,要來得更瞭解自己、知道要往哪個方向去。

雖然到了今日,我仍舊認為全方位人才培訓營對大多數大學生的學習成長有所幫助,但我也必須承認並不是所有大學生都覺得自己有需求,也不是每個參加的人都懂得善用這個環境,充份吸收它所提供的養份,所以才撰寫了這篇文章。

在說明哪些人適合參加全方位人才培訓營,哪些人又不適合之前,請容我先分享一個觀念:沒有完美的人,也沒有完美的課程。有人喜歡,就有人討厭;有人說它好,就有人酸它爛。所以,我在這就省略用各種角度去分析它的優劣,而只關注它適不適合你參加。

就從我大一開始接觸到全方位人才培訓營,到現在十多年來,就我對這個課程的瞭解,對接觸到的大學生、學員、志工的觀察,總結以下五種適合參加的人及五種不適合參加的人。



以下一點一點逐一說明:

哪些人適合參加全方位人才培訓營

1.自信不足的人

為何人會對自己沒自信?我的經驗告訴我,一個人的自信來自於他對於一件事擁有多少的「掌控力」,一個自知自己有能力掌控事情的人,就有愈強的自信。這掌控力又來自三個部分:是否充分瞭解自己(能力、天賦、潛能、夢想)是否充分瞭解世界(運行方式、關係連結、需求)是否能掌握未來(趨勢、準備)。對這三部分都有一定瞭解的人,對自己的人生才有較高的掌控力,因而顯得更加自信。

全方位人才培訓營的課程安排,都是為了加強學生這三個面向的掌控力。所以,一個缺乏自信的人,是很適合參加這個課程的。

2.不瞭解自己的人

這點,在上面就有提到了。會特別提出來,是因為這是受東方傳統教育的學生普遍有的問題。我們學會很多知識、技能,卻沒人教我們如何真正認識自己,以致於很多的努力,到最後都變成了「白努力」(不是我們要的/不適合我們),或是埋沒了自己的天賦潛能。

藉由課程中講師的帶領,引發學生思考我是誰、我想成什麼樣的人;透過實作發現個人天賦與傾向;聆聽不同領域、生活層面的分享,來擴大外在的認知,建構產業觀、世界觀,再回過頭來找尋自己的定位及前進方向。這就是全方位人才培訓營能促使學員更瞭解自己的地方。

3.想反敗為勝的人

這裡所說的勝敗,指的是學校、科系、排名的好壞。這真的很粗俗又跟不上時代,但卻很多人因為自己唸的學校不好、科系不熱門、考試成績差,就將自己定位成一位魯蛇,覺得差人一等,害怕跟不上別人。

魯蛇不會永遠是魯蛇,除非他一直活在原本的環境中,用過去粗俗的標準來檢視自己。若魯蛇有想反敗為勝的信念,願意走出原本的生活圈,接受不一樣的刺激,也許就會發現自己身上具備另一個世界所需要的特質或能力,然後演出一齣屌絲逆襲的劇碼。而這個課程,就能提供這樣的刺激。

4.對未來感到迷惘的人

世界的變化愈來愈快,擺在我們眼前的選項愈來愈多,到底要如何選,才能在明日獲得更多的機會及優勢?如果你不是關起門來不去看未來,但卻又為此感到迷茫焦慮,那早點參加全方位人才培訓營,打開你與世界的連結,會有助於你知道從哪開始出發、往哪裡去。

5.有明確目標的人

有明確目標、企圖心、執行力的大學生,也很適合參加全方位人才培訓營。這樣的人會比其他人更懂得利用資源、建立連結,像是認識講師並深耕彼此關係,透過講師快速獲取產業資訊、學會做事方法、連結背後資源。又或者認識各校學員,這些都是熱愛學習、對自己有較高期望的學生,再加上若在全方位人才培訓營聽過30場以上演講,那態度、認知一定優於大多數人,未來他們也許會成為自己工作上的好夥伴或好助手。


可能有人會問:第二種跟第三種人,不就包含了所有的人嗎?

不不不,除了這兩種人,還有另外兩種人,一種是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,但是並不在乎,只想過一天算一天的人,另一種人是看似決定好未來要做什麼,實際是因為被要求、被脅迫、圖安穩,或是誤打誤撞、據有限的資訊及選項做出選擇,卻沒有那份篤定感、做事的熱情、學習成長的企圖心。而這兩種人,因為看不見自己的需求,所以參加也不會好好用它,不適合參加。


哪些人不適合參加全方位人才培訓營

1.試試看的人

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,往往能比那些不知道的人堅持得更久。若沒想清楚、不知道為何要上,只是抱著著去聽聽看、試試看的心態,看氣氛看fu再做決定,通常也會在過程中因為沒fu去、覺得懶而停止學習。

2.不負責任的人

有「用」,就「有用」。修了一門課,有去聽課、做筆記、寫作業、複習、考試與檢討,就算不喜歡,也都能學到東西。提供好知識、好方法、好的學習氛圍,是老師的責任,回去把所學運用出來,則是自己的責任。若只學而不用,又怪罪課程沒用,將學習的成效推給別人,那肯定孔子再世,也拿這樣的人沒辦法。

3.想輕鬆速成的人

學習沒有速成,成功沒有捷徑;世上沒有奇蹟,凡事都靠累積。就算用心投入學習,努力將所學應用在生活中,也可能要一、兩年才能看出明顯成效。老幻想輕鬆快速學會某些能力、變成一個優秀卓越的人,那還不如去看看爽的勵志文章,繼續作白日夢。

4.媽寶、爹寶

上了大學,該學會判斷與抉擇。認為對未來有助益的事,就該盡可能做深度、多次溝通,爭取父母的支持,而非將決定權全然交給父母。要知道大環境變化得太快了,很多父母壓根不瞭解孩子在學校學習的東西,以及孩子面對未來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。還沒準備好開始自己人生的媽寶、爹寶,絕不適合參加這活動。

5.沒有主見的人

什麼叫沒有主見的人?簡單說,就是根據別人的意見、喜好、選擇,而不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做決定的人。看別人參加,就跟著參加;聽別人說不好,就認為自己也會不喜歡。這樣的人,可能連選個男女朋友,都要不斷詢問旁人的意見(批:我又不是你,怎麼會知道你喜歡哪種口味)

除了喜好是跟著別人走的人外,還有另一種沒有主見的人-腦袋非常單純。例如別人說真的想成功的人不去上那個課也能成功,表面上看來很有道理,但若照這邏輯來說,想成功的人不上大學一樣也能成功,那現在他唸大學豈不也在浪費時間浪費錢?(網路上類似例子很多,就不再舉例)



好啦,我已經很努力將我所能想到的條件都寫出來了,人有百百種,我也不敢說上面說的就百分之百正確,但若要非常精準的判定,那可能做一百份心理測驗、列出一萬條條件都不夠。


我想,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用刪去法了。看你自己是否符合「不適合」的任一項,只要有,那就別參加,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跟金錢;假如沒有,那你大可為自己爭取這樣的機會,將自己投身到這個匯集了一群熱愛學習的大學生的環境之中,在這吸取養份、成長茁壯。

改天再找時間分享各學群參加全方位人才培訓營,對自身科系專業、未來發展有什麼助益。(也許只會挑幾個較大的學群,或是簡單分一~四類組,目前還沒有完整確定的想法XD)

若對以上說明還有疑問的,也歡迎你在下方留下你的問題,我會耐心為你解答的。
SHARE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